在辽宁日报的报道中,关于黑山县队的热身赛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9月9日那个风云变幻的日子里,黑山县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备战“辽超”的热身赛。在这座县城的体育场,我们可以窥见其成功的奥秘。这座11人制足球场拥有平整的人工草皮、标准尺寸的场地和球门,以及6组照明灯和能容纳万余人的看台,硬件条件十分优越,即便在地级市也堪称一流。
回想起这座球场的历史,黑山县业余体育学校党支部书记刘余感慨万分。他回忆道,这座球场最初是黑色的土场,在2002年他读高中时,还是他所在的“太平洋队”的主力右后卫。那时的球场条件艰苦,一次比赛中他带球快速通过中场时,不慎摔倒在沙石地上,导致右腿外侧全擦伤。然而,在2019年,这块场地进行了翻新,换成了人工草皮,大大降低了踢球受伤的风险。
场地升级改造后,黑山县的足球氛围愈发浓厚。2025年5月至6月间,第二届黑山县“乡超”火热举行,全县22个乡镇和街道组队参赛,体育场几乎场场爆满。经过激烈角逐,冠亚军队伍的多名球员入选了本届“辽超”参赛队大名单。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像刘宝杰这样的足球拓荒者。
刘宝杰是黑山县第二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师,也是县里第一支业余球队“拓荒者队”的创始人。如今,县里各支球队的队长大多是他的学生。看着越来越多的黑山人在球场上挥洒汗水,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在9月9日的热身赛中,虽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夹杂着冰雹的大雨突然倾盆而下,但队员们并没有一人离开球场。他们三五成群躲到棚下避雨,谈笑风生地等待雨停。这不仅仅是一场热身赛,更是一种对足球的执着和坚持。
当你看到球场上这22个充满活力的身影时,你就能明白黑山县为何能如此强大。“黑山,凭啥?”答案就在他们身上——对足球的热爱、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一流的硬件设施共同成就了他们。他们的每一次奔跑、每一次射门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黑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