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足坛的热点话题无疑被U23亚洲杯预选赛和足协发布的国足主帅招聘公告所占据。外界的关注焦点集中在了谁将成为国足新任主教练的猜测上。从公告发布至今,已过去五天时间,距离报名截止还有十天。
足协的招聘公告明确提出了几个硬性标准:教练员需持有教练证书、身体健康,年龄需在60岁以下,同时需具备与国际接轨的技战术理念,以及在国际足联或洲际足联主办的国家队正式赛事中有过执教经验。这些条件不仅筛选了大量潜在的候选人,也显示了足协对于新任主帅的严格要求。
《东方体育日报》在本周三的发文中详细探讨了目前国足选帅的进展和方向。文章强调,由于上述条件,尤其是第二条和第三条的限制,使得很多本土教练员失去了竞争的机会。足协似乎并不倾向于选择本土教练,而且目前也没有打算聘请亚洲籍的名帅。像崔康熙、申台龙等韩国教练虽然也曾被认为是热门人选,但在这些限制下也难以入围。
因此,足协更倾向于选择了解中国足球的大牌外籍教练。在此背景下,保罗·本托、施密特和卡纳瓦罗三人成为了热门人选。其中,施密特因其丰富的执教经验和出色的战术理念备受瞩目。他曾在多个中国俱乐部执教,并带领北京国安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包括高观赏性的比赛和惊人的胜率。他的战术风格和当前国足的打法相契合,使得他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理想人选。
作为足协主席的宋凯在“逐梦德甲”签约仪式上的举动,似乎也在传递着中国足球学习德国足球的信号。德系教练因此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施密特作为德国人,他的执教风格和德国足球有着许多共通之处,这也许是他获得青睐的一个原因。
然而,尽管施密特是一个热门人选,但国足整个教练团队的薪资标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据央视《足球之夜》节目透露,最高薪资标准为12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大约1000万元。这无疑是对潜在候选人的一大考验。施密特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薪资标准,将是决定他是否能够成为国足新任主帅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