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轮比赛中,中国国青队以2-1小胜东帝汶队,然而他们的表现却遭到了外界的大量批评。许多人认为,未能在对鱼腩球队的比赛中刷出足够的净胜球,错失了先机。然而,在第二轮比赛中,他们以10-0的悬殊比分战胜了北马里亚纳群岛队,这反而让澳大利亚队的净胜球拉开了9球的差距。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队想要夺得小组第一,显得难上加难,也直接影响了他们争夺这次U23亚洲杯正赛席位的前景。但这一切的批评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那就是这支中国队在面对澳大利亚队时无法取得分数。
然而,这个前提并不是绝对准确的。尽管教练安东尼奥来自西班牙,他仍然有着独特的战术体系和应对不同对手的变通办法。这位教练深知在面对劲旅时如何调整策略和人员配置,以获得最好的比赛效果。
在面对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中,安东尼奥选择了变阵,采用了一套由拜合拉木和王钰栋领衔的锋线352站位。这样的站位在宽度上实现了良好的覆盖,而且在战略上,中国队在主场打得很保守,面对澳大利亚较深位置的持球,他们选择了不积极的压迫和逼抢,而是任由对手起球。
这种变阵的底气来自于球队的充分准备。在澳大利亚队进行地面推进时,中国队的防守结构和弹性表现出色,关键的前顶和驱赶环节都做得很好。此外,即使在这样糟糕的场地下比赛,将球权交给澳大利亚队也并非令人担忧的事情。因为中国队相信,通过精心的战术布置和球员们的努力,他们可以限制澳大利亚队的威胁。
整个上半场,澳大利亚队在控球率上占据优势,但他们的运转中出现了许多失误。尽管他们尝试了一些威胁性的推进或进攻,但充其量只有一次真正有威胁的机会。在定位球环节,澳大利亚队也未能利用他们身体强壮、人高马大的优势。
随着比赛进入下半场,澳大利亚队试图加强进攻,但在中国队三后卫的轮番防守下,他们很难展开像样的攻势。中国队的防守做得非常出色,但进攻端的表现则相对平庸。唯一的威胁进攻出现在第19分钟,此后便再无亮点。
这与中国队两名突前球员的能力和特点有关。拜合拉木和王钰栋的搭档效果并不理想,两人之间的配合缺乏默契和节奏感。这导致中国队的反击难以打出威胁。不过即使如此,凭借中国队的技术水平和战术布置,他们还是能够与澳大利亚队抗衡。
最终,这场比赛以平局收场。虽然中国队未能取得胜利,但他们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在没有集训和部分球员联赛出场时间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在如此糟糕的场地条件下与澳大利亚队抗衡已属不易。更重要的是,安东尼奥教练已经证明了他有能力带领球队在关键比赛中打出强悍的防守和有竞争力的过程。因此,一个正赛席位已经可以交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