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晚,亚洲杯U23预选赛的第一轮在西安国际足球中心激情展开。在那场令人紧张刺激的比赛中,中国U22国家队以微弱优势2-1战胜了东帝汶U22队。然而,比赛中的场地状况却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在比赛开始前,西安国际体育中心的草皮看上去十分高级,满眼的绿色让人眼前一亮,球迷们对这“表面光鲜”的草皮质量颇为满意。但一旦比赛开始,草皮的“内在质量”却让人大跌眼镜。比赛过程中,草皮上的泥泞让人不禁担忧,皮球在草皮上的滚动轨迹显得异常不自然,这无疑对球员的攻防策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不久后,草皮上出现了多个大坑,仿佛沼泽地一般。每当球员的钉鞋踩上去,一抬脚便留下一个泥坑。这一现象立刻引起了众多记者和媒体人的质疑。
资深媒体人丁旭在赛后表示:“这场比赛的场地条件真是让人费解,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的草皮究竟怎么了?”德转管理员朱艺也忍不住吐槽:“这场地不是新的吗?草皮是什么时候铺的,怎么一踩一个坑?”
记者马德兴则直言不讳地指出:“这场地能用吗?外表再好看又有什么用?踢球可是要用到草皮的!”他的话语直击要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核心。
央视记者王涛透露了关于西安主场草皮的一些内幕。他解释说,这片草皮是从美国进口的适应北方气候的高羊毛冬季草,原本质量上乘。但奈何西安连日高温后又接连阴雨,导致场地湿软,长时间的雨水浸泡与高温烤灼使得草皮状况每况愈下。球员的长钉鞋一发力就容易翻起草皮,这不仅影响了球员的突破和传球,还使得整个场地的情况变得不容乐观。
记者陈永也表示,连续的阴雨天气对草皮的影响极大。他指出:“连续下了五天的雨,草皮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此外,他还提到国内专业球场通风问题以及连续阴雨天气对场地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场比赛虽然中国队取得了胜利,但场地草皮的问题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希望未来能够加强场地的维护与管理,为球员们提供一个更好的比赛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