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时间8月27日,知名新闻媒体《南方周末》发布了一篇深度报道。文章的主题是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的前任主任王小平,以及他所涉及的判罚寻租行为及其长达十四年的职业经历。此次报道曝光了王小平因受贿而包庇某些足球界人士的丑闻,其中就包括对李铁的包庇行为。
在2019年的中超联赛第5轮比赛中,武汉卓尔与上海上港的激烈对决中,出现了球童拖延发球的情况。当时,武汉卓尔的主教练李铁与球童在场上发生了争执,并与前来调解的裁判产生了冲突,最终被红牌罚下。事后,经过办案机关的深入调查,发现武汉卓尔足球俱乐部的董事长为了担心李铁可能面临的追加处罚,曾委托武汉足协的原副会长向王小平行贿30万元。
然而,尽管李铁在比赛中出现了严重违规行为,但他并未因此受到追加处罚。据办案机关透露,王小平对于发现的李铁的违规违纪行为并未进行应有的处罚,而是提供了某种形式的帮助使其逃避了追加处罚。
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张磊透露,每一场球赛的裁判都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填写裁判报告,而比赛监督人员和足球俱乐部也需要出具相应的报告和情况说明。这些材料通常会在比赛当晚汇总至中国足协分管竞赛部门的联赛联席会。由于球赛通常在周末进行,这个联赛联席会通常在周一召开,由足协各部门的代表参加。
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判断是否有违规违纪事件需要提交给纪律委员会进行进一步的追加处罚。裁判报告、比赛监督报告等资料一般会在联席会结束后的次日送到纪律委员会的会议桌上。秘书会通知所有委员开会,而王小平通常是主持会议的人。大部分委员往往是在开会当天才能看到相关的材料。然而,有证人证言指出,在会议中发言的顺序是一个可能产生寻租的环节。投票过程通常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王小平常常是最后一个发言的人。
这一系列的报道和揭露,无疑给中国足球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这不仅是对王小平个人行为的批判,更是对整个足球行业纪律执行机制的质疑和反思。希望未来中国足球能够真正走向规范、公正和透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