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一场焦点对决中,淮安队主场迎战苏州队,最终以3:0的优异成绩完胜对手,不仅终结了对方的“不败金身”,还延续了自身的主场不败纪录。这场比赛的胜利背后,有两名年轻小将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中,22号门将李世恩以其出色的扑救能力被球迷誉为“门神”。他在开场20分钟内就成功扑救6球,全场共作出8次关键扑救,力保球门不失。另一位引人注目的球员是32号吴雨成,他凭借出色的技艺和出色的表现上演了“帽子戏法”,成为了比赛的另一大亮点。
这两位小将以及3位其他队员都是出自同一所学校——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这所学校为何能够培养出如此多的足球健将呢?经过记者深入采访发现,这背后离不开学校长期的探索与坚持。
该校自2014年起就开始通过校内选拔组建足球队,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借助体育唤醒孩子们的活力和精神,解决留守儿童多、学生沉迷手机等问题。多年来,学校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机制,走出了一条“竞技训练+文化熏陶”的双线育人路径。学校注重足球育人价值,设计了全方位的足球育人路径,包括课程体系、活动组织、文化建设等多方面。
目前,该校拥有多支不同年龄梯队的足球队,多次获得市级、省级比赛的冠军,并为国家培养了多名一级、二级运动员。同时,还有多名学生被职业俱乐部梯队选中,也有不少学生顺利升入四星级高中。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校园足球不仅是竞技人才的摇篮,更是立德树人的沃土。
不仅如此,学校还非常注重对小球员们的培养和教育。即使是暑期集训期间,学校也会为队员们提供免费食宿和作业答疑服务。教练们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从兴趣培养到技术传授,再到综合训练和竞赛准备,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要求。
在校园里,家长们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许多家长像朱浩然的妈妈一样,风雨无阻地陪伴孩子训练,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是孩子们打开足球梦想大门最珍贵的钥匙。
如今,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培养出的足球小将们在“苏超”赛场上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和风采。他们的出色表现不仅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激发了更多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和追求。这所学校的足球精神和教育理念正在影响着更多的人,为校园足球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着更多像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这样的学校涌现出来,为中国的足球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我们也期待着这些小将们在“苏超”赛场上继续展现自己的实力和风采,为中国的足球事业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