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苏超热潮揭示文体消费活力

  • 时间:2025-07-14 09:11:00|
  • 来源:24直播网

受访专家:马天平,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副教授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7月14日第10版上,我们看到了关于“苏超”的报道。这场盛大的体育赛事在中国文体消费活力方面展示了独特的魅力。

据报道,“苏超”即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在最近的一场比赛中创下了观众人数的历史新高。这一现象级的体育赛事吸引了大量业余爱好者的参与,其中包括学生、外卖员、程序员等。这一盛况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破圈”传播,更在海内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苏超”之所以能够火爆,是江苏地域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共同作用。经济方面,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拥有13个地级市相对均衡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不仅使各队的实力相对均衡,也方便了各地选手和观众参与比赛。此外,江苏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参赛选手和观众节省了时间和交通成本,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流量,进一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文化方面,“苏超”的火爆离不开江苏地域文化与足球事业的深厚积淀。自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江苏率先开启了足球赛事的市场化探索,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深厚的足球赛事民众基础。同时,江苏各地的地域文化也为足球赛事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让足球赛事成为各地展示特色文化的舞台。

技术方面,“苏超”广泛运用了新的赛事传播技术。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年轻一代观众通过新颖的赛事文案策划和短视频创作等方式,为传统体育活动拓展了互联网传播渠道和影响力。这也使得“苏超”在互联网领域的超高流量成为吸引赞助商的核心点。

随着“苏超”的推进,体育产业在激活区域经济方面的强劲动能逐渐释放。通过低廉的预售票价吸引观众,不仅降低了观赛门槛,还刺激了当地的餐饮、住宿、交通等消费,吸引了赞助商的参与,形成了赛事、企业、观众三赢的局面。“苏超”还与各地的特色产业进行巧妙结合,如食品产业,为当地特色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苏超”、“村超”、“村BA”等大众参与类体育赛事的火热,为体育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些赛事降低了专业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为赛事增添了趣味性和话题性;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形成了全民广泛围观的效应。

放眼全球,“苏超”等富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赛事为体育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中国独特的足球市场基础和新兴的网络传播渠道为体育赛事提供了强大的流量支持和社会文化影响力。未来,中国将探索一条独特的足球产业体系完善之路,这需要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以及足球文化与城市发展、社区建设的更好融合。

总的来说,“苏超”的火爆不仅展示了中国文体消费的活力,更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我们期待未来中国体育产业的更加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