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连赛事的最后阶段,津门虎两大主力疑似被洗牌后,再到与海港的比赛中以全华班首发阵容出战,谢维军的乌龙球成为场上的一大插曲。津门虎这一连串的动荡让整个球队陷入了巨大的风波之中,引起了国内权威媒体人士的关注和热议,尤其是对主教练于根伟的“穷追猛打”。
这其中的争议源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那些来自天津本地的媒体与球迷在力挺于根伟。他们并不是无脑的拥护者,相反,他们大多是基于对津门虎俱乐部实际情况的了解而发声。他们知道,虽然外界看来津门虎投入稳定,但实际上,这支球队却是在“插着管子”的状态下运行——稳定的背后是经济和资源的有限性。
21年对于津门虎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当俱乐部几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时,却因足协即将官宣的准入名单问题而重新受到重视。最终天津方面以极高的执行力重新稳住了局势,并在高层的积极推动下,天津体育局接管了俱乐部的管理工作,于根伟亦临危受命,重新掌舵球队。自那以后,津门虎始终处在体育局的托管之下。托管的现状使得球队的投入每年固定在只有一个亿左右,这个数额在中超队伍中属于中下游水平。
在这个背景下,津门虎的开支被全方位压缩。于根伟作为总经理兼主教练,整个俱乐部只有五六名工作人员。他的个人待遇也仅仅是象征性的收入,他成为了目前中超待遇最低的主教练。由于投入有限,他们常常面临强队挖角主力的情况,这使得他们难以留住人才。多年来,津门虎已经习惯了主力球员的流失。同时,由于投入和待遇的限制,引援工作也颇具难度。
因此,尽管于根伟在担任主教练时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但他仍需负责赞助款的收取等事务。他早已疲惫不堪,其实早就不想继续下去了。然而作为天津足球的旗帜,在俱乐部尚未彻底摆脱危机之前,他必须扛起重担。对于那些真正了解津门虎现状的媒体和球迷来说,他们深知于根伟的不易,并从内心支持他。
面对打上海港的比赛,虽然球队进行了大轮换或战略放弃,但他们对于球队的决定并无异议。毕竟家底单薄的津门虎已经进入了无欲无求的状态。面对即将到来的密集赛程,选择有把握的比赛进行拼争是极为理性的决策。然而外界的看法却常常不够全面和了解事实真相。
比如某位长期居住在广州的媒体人对于于根伟的批评就显得过于片面。他并未考虑到天津的投入限制和双线作战可能带来的风险。这种不全面的评价和质疑声对于于根伟来说是一种挑战和压力。但作为一个记事的人,他会记住这些好的和不好的反馈。在赛季开始前的直播中以及本场赛前发布会上,他都会对外界的质疑声给予回应。
总的来说,于根伟和他的津门虎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声音和压力。但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和质疑他们都会坚持自己的道路努力前行为天津足球的未来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