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BA季后赛的激烈角逐中,半决赛的局势逐渐明朗化,然而,裁判的处罚问题却成为了本赛季的一大焦点。自从半决赛开始启用外籍裁判以来,CBA的争议之声便此起彼伏。
过去的两轮比赛中,无论胜者还是败者,各队对裁判的判罚都表达了不同程度的疑虑和不满。尤其是在广厦与辽宁队的比赛中,主裁判霍罗佐夫的吹罚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位裁判曾在6年前的男篮世界杯上因重大误判受到处罚,但令人意外的是,今年CBA又再次启用了他。
裁判问题一直是困扰CBA的一大难题。过去的几个赛季中,裁判的判罚时常成为外界讨论的焦点。尤其是在季后赛中,本土裁判经常受到外界的严厉批评。上赛季季后赛半决赛,辽宁队与广东队的比赛,本土裁判的判罚就遭到了众多质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赛季CBA联盟决定在半决赛和总决赛全程启用外籍裁判。
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如人意。在过去的四场半决赛中,除了广厦和辽宁的首场比赛裁判判罚得到认可外,其余三场比赛均遭到了外界的吐槽。甚至有人认为,这些外籍裁判的判罚效果还不如本土裁判。
在广厦与辽宁的比赛中,虽然三位裁判在处罚上的尺度基本一致,对两支球队也做到了公正判罚,因此输球一方的辽宁队并没有过多抱怨。但在其他三场比赛中,裁判的控场能力却备受诟病。北京队与山西队的两场比赛,裁判在控场上表现糟糕,导致两队动作不断升级,最终造成了曾凡博在G2战中重伤赛季报销的悲剧。而辽宁队与广厦队的G2战中,裁判的控场同样不尽如人意,多次出现延迟哨和漏判的情况,比赛的流畅性和观赏性也因此大打折扣。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霍罗佐夫这位主裁判。他曾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上出现重大误判,导致立陶宛错失反败为胜的机会。尽管他在辽宁与广厦G1战的吹罚力度尚可,但在G2战中却出现了不少争议。他的再次出现引发了人们对CBA联盟选派裁判标准的质疑。
总的来说,CBA在季后赛中启用外籍裁判的初衷是好的,旨在提高比赛的公正性和减少争议。然而现实却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决策的合理性。希望CBA联盟能够从这次争议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选派裁判的标准和培训机制,以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