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协在五月份已经启动了归化程序,然而四个月过去了,这一进程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一现象在篮球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亚洲杯之前,关于广厦小外援布朗的归化传闻更是甚嚣尘上。
然而,广厦总经理缪守寿在近期的采访中透露,布朗并不愿意放弃他的美国国籍。即使考虑归化他,所需的代价远远超出了俱乐部的承受范围。这无疑给中国篮协的归化计划投下了一记重磅炸弹。
此前,篮协下发的归化球员程序看似将决策权下放至各家俱乐部,然而文件中并未提及中国篮协将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在CBA中,具备财力的国企球队数量有限。篮协对于归化球员是否算作本土球员的问题也未给出明确答复。尽管这些国企球队财力雄厚,但如果归化球员的计划只是为篮协做嫁衣,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回报,那么确实不会有球队愿意充当这个“冤大头”。
据媒体人付政浩透露,中国篮协每年能从CBA公司获得高达一亿的授权费,占其营收的10%。其中一部分用于补贴女篮,另一部分则用于青少年篮球事业。虽然重视女篮和发展青少年篮球事业无可厚非,但若篮协真的想要继续推进归化球员计划,其实可以从这笔巨款中拨出约1000万人民币,用于归化球员的引进,而非让俱乐部承担主要责任。
据杨毅此前透露,中国男篮曾经归化李凯尔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南方某家财力雄厚且人脉广布的国企俱乐部。然而,在随后的世界杯比赛中,李凯尔对球队的贡献并不显著,且中国篮协也并不愿意继续与他合作。更为重要的是,为归化李凯尔立下大功的南方国企球队并未得到实质性的优惠政策。这使得现在即使有归化意向的球队也望而却步。
归化球员的引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篮协既然已经发布了归化程序文件,就证明其有继续寻找归化球员的意愿。然而,如果连每年联赛上亿的净收益中10%的资金都不愿意投入来推动归化程序,那么指望有“活雷锋”出现的情况只会是空谈。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可能到了2027年,中国男篮都难以找到合适的归化球员。因此,对于中国篮协而言,真正想要归化球员的话,就必须自己重视起来,不再踢皮球、坐享其成。只有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和资金支持,中国男篮才能有望迎来新的突破。
cba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