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赛季CBA国内球员注册期已圆满落幕,这一时期被镌刻在联赛的历史长河中,因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共有48人次国内球员进行了交易。这一数字的背后,涵盖了18人次的转会、17人次的自由球员认领、3人次的匹配签约、3人次的独家签约权转让以及7人次的租借。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人员流动的盛宴中,全部20家俱乐部均积极参与,无一缺席。
在这个赛季中,我们见证了张镇麟加盟上海队、赵睿转会北京队等一连串令人瞩目的交易。众多国手级乃至全明星级球员的流动,在CBA的历史上堪称独树一帜。这一系列的变化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包括俱乐部、球员、规则环境以及市场理念等各方面的变革。这正预示着CBA联赛步入一个更自由、更开放、也更具活力的新时代。
其中,国手赵睿从新疆队转会至北京队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背后,球员的话语权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在过去的CBA中,“规则束缚优秀球员转会”几乎成为常态,像周琦与新疆队的拉锯战就是最极端的例子。球员与球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常上演,导致双方都陷入困境。然而,这个赛季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变。
辽宁男篮在张镇麟的转会声明中明确表示尊重球员的个人意愿。这样的表态在CBA的俱乐部中极为罕见,体现了对球员自主选择的尊重和支持。同样,赵睿选择加入北京队,也体现出他正更主动地把握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他不惜放弃D类顶薪合同,接受了三年C类合同。
这种转变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如今,CBA不再一味强调“集体优先”,而是在保障俱乐部利益的同时,越来越认可球员追求个人发展的合理性。正如焦健所说,球员的离队再也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了。这种变化是职业联赛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此同时,俱乐部的态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过去,顶尖球员想离开母队是困难重重的。然而,如今多家俱乐部展现出更开放的心态和更灵活的运作方式。他们不再视球员流动为“背叛”,而是看作联赛运作中的正常一环。例如,当王奕博收到青岛队的顶薪报价时,浙江男篮选择放行;徐昕主动申请离队后,广东队迅速将其转化为交易筹码。
广州队更是将这种开放态度转化为清晰的运营策略,逐渐将自己定位为“天赋加工厂”。他们送出多名主力球员,通过转会市场进行资源的流动和重组。这种模式被称为“CBA阿贾克斯”,正是借鉴了欧洲足坛成熟的经验。
此外,经济环境的改变也推动了俱乐部转变态度。一些民营球队面临经营压力,对高额转会费的态度不再像过去那样抗拒。这客观上推动了球员资源的流动和重组,使转会市场真正“活”了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活跃、成熟的转会市场最终将为整个联赛带来积极的变化。转会机制变得更包容、更多元化。除了传统转会,租借、三方交易、签约权转让等操作方式被更多俱乐部熟练运用。例如在赵睿加盟北京队的过程中,双方创新性地以三年C类合同达成合作,显示出规则框架下的灵活空间。
争冠格局也因球员的流动而迎来洗牌。北京队、广东队和上海队等强队通过引进国手级球员,补足了各自的短板,增强了实力。这让新赛季的争冠形势充满悬念。
更重要的是,球员流动常态化正在重塑CBA的生态逻辑。健康的联赛需要多元的生存策略,“财大气粗”的球队固然仍有优势,但中小俱乐部同样可以通过培养、交易球员获得发展机会。当俱乐部更理性地看待球员交易、当球员拥有更自主的职业选择、当联赛机制提供更灵活的流动可能性——CBA正逐渐告别过往的封闭与滞重,迈入一个更自由、更有活力的时代。
这一季的CBA联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是职业体育改革和进步的缩影。它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职业联赛正在走向成熟和多元化,为球迷们带来了更多精彩和期待。原标题:《新民体育|CBA最疯狂交易一季背后》。
cba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