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华社的报道,CBA联赛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其营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近几个赛季,各俱乐部的参赛费稳定在约3000万元人民币的水平,这一数字的公布引起了球迷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一费用再加上门票收入、周边商务开发等,为一些民营俱乐部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但生存压力依然存在。
然而,民营俱乐部与国企俱乐部在经营理念上的巨大差距,使得CBA联赛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那些背后有不计成本投入的国企球队,或是有固定预算投入指标的俱乐部,其运营压力明显降低,与民营俱乐部的真实财务投入形成鲜明对比。广厦队能够完成夺冠实属不易,这也突显了民营俱乐部在运营和投入上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咪咕与CBA公司的数字版权合同即将到期,这对CBA联赛的数字版权收入带来了不小的下行压力。数字版权收入在CBA联赛的现有商务开发收入中占据了很高的比重。如果这部分收入大幅减少,将直接影响到各俱乐部的参赛费收入。
本赛季,一些由民营企业出资和运营的俱乐部在投入上明显减少。广东、辽宁等队的战绩不佳,部分原因就在于此。深圳、龙狮等队则通过转让核心球员来缓解资金压力。如果未来参赛费收入继续下降,民营俱乐部将面临更大的经营挑战。
面对这一形势,CBA公司需积极寻求提高商务开发收入的方法,并实施节流措施,这成为部分俱乐部乃至CBA公司的必然选择。据了解,近几个赛季CBA公司一直在进行工资帽核查工作,但具体结果和缴纳调节费的情况只在各俱乐部间共享,未对外公开。
业内人士认为,CBA联赛推行的标准合同和工资帽制度具有前瞻性,尽管目前还不完善,但对抑制俱乐部无序扩大投入起到了积极作用。日本职业篮球联赛以俱乐部收支平衡为目标,未来CBA俱乐部也应当追求财务健康和收支平衡。
有消息透露,下个赛季的CBA顶薪合同可能会进一步压缩,这将冲击一档球员在联赛中的金字塔位置。过度追求更换外援或在外援投入方面占据过高比重并非良性发展信号。因此,CBA应当考虑调整外援更换的次数和规则,以实现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cba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