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BA联赛的落幕,中国男篮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各类赛事安排也逐渐浮出水面。在这个过程中,归化外援的问题再次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近期,有关中国男篮与广厦队外援布朗的归化传闻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中国男篮已经与布朗就归化事宜展开深入洽谈。篮球评论员霍楠透露,自CBA季后赛开始以来,双方就已启动了归化的协商进程。然而,这一谈判的进展并不顺利,遭遇了诸多阻碍和挑战。
面对这一情况,部分球迷提出了一种设想:广厦队是否可以考虑调整其夺冠奖金的分配,将部分资金投入到归化小外援布朗的项目中。这一观点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支持者认为,这是为了提升中国男篮整体实力而进行的合理资源调配;而反对者则认为,俱乐部的奖金分配制度已经确立,不应随意更改,且归化球员的费用不应由单一俱乐部承担。
在这个讨论中,篮球媒体人付政浩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指出,中国篮协拥有雄厚的资金储备,完全有能力承担归化外援的费用。付政浩强调,中国篮协账户中存有高达3.3亿元的资金,并且每年还能从CBA联赛的营收中稳定获取超过1亿元的分成。因此,他坚信归化外援的费用应由中国篮协来出,这样既合理又公平。
广厦队作为一家民营俱乐部,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如果要求其承担归化布朗的费用,无疑会给它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付政浩认为让广厦队承担这一费用是不合理且不公平的。他主张篮协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以支持中国男篮的发展。
回顾中国男篮的归化历程,首位归化球员李凯尔的签约曾经引起广泛关注。尽管其归化费用并非由中国篮协直接支付,而是由一家CBA国企俱乐部承担,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归化外援所需的经济支持。如今,若想继续与归化球员合作,需要重新开启谈判并支付更高昂的费用。因此,从长远考虑,中国男篮需要找到一种可持续的归化模式。
中国男篮对于归化外援的需求是明确的。男篮主帅郭士强曾多次表示,归化球员对于提升球队实力至关重要。在选择归化球员时,篮球界人士普遍认为应更加注重球员的即时战斗力,而非血缘关系。因此,中国男篮应深入考察、认真筛选真正适合球队战术体系的球员。
在众多候选球员中,布朗因其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成为了中国男篮归化的首要目标。然而,现实情况却远比想象中复杂。据知情人透露,面对中国篮协给出的年薪100万美金的报价,布朗仍表现出犹豫的态度,甚至有拒绝的意向。此外,大多数CBA俱乐部对于归化外援一事持抵触或观望的态度,归化外援不仅需要支付高昂的薪资,还涉及到繁琐的手续办理以及后续的管理成本等问题。
此外,归化政策中的一项关键条款——必须放弃原国籍,也成为了众多外援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运动员来说,职业生涯的短暂和不确定性使得放弃原国籍意味着承担巨大的风险。因此,这个条款也让许多外援望而却步。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但中国男篮的归化之路仍在继续前行。在这个过程中,资金的来源、球员的选择、俱乐部的态度以及政策的完善等问题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妥善的解决。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和智慧才能找到最适合中国男篮的归化之路让其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争光!
cba直播